戏剧艺术研究所最初成立于1984年,2004年与科研处合并,2019年再次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单位。研究所以提高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的质量为研究方向,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有重点地研究中外剧作家及导表演与舞台艺术。目前下设西方戏剧研究中心、欧阳予倩研究中心、谭霈生大师工作室、刘杏林舞台设计工作室、当代演剧文化研究中心、现代剧本翻译创研中心、古希腊戏剧研究中心。聘有专职研究人员、客座研究员和学术管理人员。2021年起,研究所招收跨文化戏剧、俄罗斯戏剧史论、中国戏剧、西方戏剧方向博士研究生。
研究所成立以来,编辑翻译出版了《欧阳予倩全集》《莎士比亚辞典》《莎士比亚论文集》《奥尼尔研究文集》《俄罗斯名家论演技》《演员创造的再体现的途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剧导演艺术》《莎士比亚全集》(译林版)《父亲欧阳予倩》《舞台美术家齐牧冬》《中国戏剧的现代形象——欧阳予倩130周年诞辰纪念文集》等书籍。
创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爱情蚂蚁》《切·格瓦拉》等戏剧作品。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来院讲学、演出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
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戏剧)》协调、联络和管理工作。
自2010年以来,主持“戏剧学新经典译丛”的翻译出版工作。译丛呈现了戏剧学最前沿的成果,为我国的戏剧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自2021年以来,主持《欧阳予倩全集》重编工作。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合作推出《念年之别——欧阳予倩集外文档》,与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欧阳予倩文献图传》,为全集工作重要的前期成果。
2024年与刘杏林舞台设计工作室合作推出《历史的显影——致敬西南剧展80周年特定场地影像展演》。
2025年依据学院构建“中国演剧体系”目标,开始主持中国演剧创排计划,与刘杏林舞台设计工作室联合推出话剧《北京人》。
工作职责:
戏剧艺术研究所是学院的实体性科研机构,职责包括:
1. 负责依据学院科研规划展开相关学术研究、合作实验性演出、专题展览,形成研究成果;
2. 负责学院各相关研究中心的归口管理;
3. 执行驻所研究的相关制度,为学院重要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平台;
4. 负责结合学院重要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讲座、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繁荣;
5. 负责定期搜集整理国内外戏剧影视艺术学术动态信息,为学院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提供参考;
6. 负责依据学院科研规划开展学术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