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在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2025届毕业典礼上,导演系2020级戏剧导演班杨樾与京剧系2021级京剧表演班谢易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领奖。一周后,就在校园里还洋溢着毕业季的氛围时,他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再次前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开启新一阶段的支教旅程。
杨樾毕业照
谢易霖毕业照
早在半年前,自从杨樾和谢易霖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成功推免为本校研究生时起,学院就交给他们一项艰巨而充满挑战的任务,那就是为长顺县农民剧团排演地戏。这两位同学过去只在专业剧场里,与同样具备扎实专业素养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同排演剧目,对于能否到乡村为农民剧团排出一个戏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一边摸索学习,一边动手实践。
杨樾(前排中间)曾出演原创话剧《铸剑》主要角色,在国内外多地演出
谢易霖演出京剧《挑华车》
到了今年4月,在学院和长顺县的深切期望与关怀下,支教团正式成立。学院副院长宋英、院长助理陈雷,导演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杨硕,京剧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曹艳,党院办副主任解眉等为他们送行。宋英特意嘱咐两位同学,在未来三个月的支教历程中,务必始终铭记“求真、创造、至美” 的校训精神——以 “求真” 之心扎根乡村沃土,用 “创造” 之力活化非遗传承,怀 “至美” 之念启润美丽心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艺术支教工作,全力以赴完成这份特殊的任务。
支教工作行前会
一、起点:练好基本功
支教之旅从协助长顺县农民剧团团长金云祥老师为马路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教授屯堡地戏开始。杨樾和谢易霖两位同学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将中戏重视基本功的优良传统延续到了乡村课堂当中,每周一、三、五在小学课后服务时间,为孩子们带去戏剧的理念和实践。
马路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上戏剧课
谢易霖帮助马路中心小学地戏班的孩子们学习京剧基本功。跑圆场、压腿、踢腿、压体前屈、打赞子、打飞脚、弹跳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烈日炎炎下,汗水浸透衣衫,他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稳扎稳打的理念,做好每一次训练。令人欣喜的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最终都能标准地完成对柔韧性要求极高的“下叉”动作,为地戏表演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杨樾则在表演元素练习上倾注心血。他运用系统的表演理论和方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们理解表演、感受角色,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戏剧艺术正确认知的种子。
杨樾和谢易霖为马路中心小学地戏班的孩子们做训练
同时,谢易霖还与金云祥老师一起探讨,因地制宜地将京剧武戏中精妙的群体调度“档子”与地戏原生动作相融合,在保留地戏独特韵味的前提下,适当融入京剧身段与舞台调度等元素,创新开发了“地戏档子与京剧身段组合训练”课程。经过不到三个月的训练,孩子们将学到的地戏表演成果作了精彩汇报,受到长顺县和马路中心小学的充分肯定。
二、融合:守正创新
支教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为长顺县农民剧团排演地戏,提升农民剧团的艺术水平。长顺县农民剧团是在长顺县的领导下,由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支持成立,受长顺县文化和旅游局直接管理的民间文艺团体,由马路村的农民组成,主要演出形式为屯堡地戏、花灯戏。
杨樾为创作地戏进行采风
此前,杨樾同学通过潜心研读《说唱全传地戏谱·隋朝》第六卷与单田芳版《隋唐演义》,从中汲取精华,最终创作出新编地戏剧本《锤震四盟山》,讲述的是李元霸奉隋炀帝之命解四平山之围的故事。
为确保剧本贴近当地民风民俗,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杨樾牺牲所有休息时间,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了三个屯堡,深入了解地戏的演出环境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在采风中对于屯堡文化有了多方位的理解,对于地戏有了更多切身的感性认识。
谢易霖在排练期间仔细研读剧本原著
与农民剧团并肩排练的日子出奇地顺利、融洽。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演员们,身上仿佛燃着对戏剧创作不灭的渴望,同时带着一股庄稼人特有的韧劲刻苦,打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即便深知自己是业余的农民演员,他们对表演的要求却没有半分松懈。
剧团约定的排练时间是每晚八点到十一点,可每当两位同学结束指导离开排练场,演员们总会留下,自发加练一个钟头。要知道,许多人白天刚从沉甸甸的稻穗堆里直起身,脸上还带着劳作后的疲惫。但他们凭着对戏剧的热爱,以及对 “中戏来的老师” 的那份信任,在昏黄的灯光下把招式练得更熟、把唱腔磨得更亮,常常练到深夜才踏着月光回家。
这般质朴又执着的劲头,让两位同学深受触动,原本些许的忐忑和焦虑早已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只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
三、凝聚:风雨同舟
一个剧目的诞生,是团队力量的结晶。在考察后,杨樾同学认识到两个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好《锤震四盟山》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录制和参演长顺县第四届乡村戏剧节两项重要工作。于是,他们邀请了舞台美术系2020级舞台设计专业丁嘉一同学担任舞台设计和化妆设计,戏剧管理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姝懿同学担任制作人,舞台美术系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子涵同学担任作曲和音响设计,舞台美术系2023级舞台设计专业曹梧茗同学担任平面设计和舞台设计助理。他们通力合作,共同支撑起最终剧目的呈现。
杨樾、谢易霖与学院赴长顺县帮扶干部、雷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小华(右)交流工作
创作团队自己做饭、开创作会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稻田中。 为了拍摄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的演出录像,杨樾、谢易霖、丁嘉一和工人师傅们顶着烈日、踩着泥水,在鼓扬镇亲自动手填土搭建了露天舞台。经过了两天的装台、合成、走台后,一切准备就绪,可就在正式拍摄前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了所有人的努力和希望——精心搭建的场地瞬间化作泥潭,舞台面临沉降的危险。
这时,大家都绝望了,不禁在大雨中痛哭,但他们又迅速振作起来,联系了学院赴长顺县帮扶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同林调整方案,紧急转移到新的录制地点——马路村的一块空地上。农民剧团的演员们也立刻加入进来,大家一起重新搭建舞台,终于成功渡过难关。
杨樾、谢易霖与农民剧团的演员们合影
在长顺县融媒体中心的支持下,录制工作顺利完成,后期剪辑争分夺秒。最终,所有材料在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截止日期前成功提交。
四、收获:硕果累累
新编地戏剧目《锤震四盟山》试演剧照
这份凝结了心血与汗水的成果——“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文化乡村行动——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新编地戏剧目《锤震四盟山》”实践项目,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获得了高度认可。经学院团委推荐,该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今年8月,长顺县第四届乡村戏剧节即将拉开帷幕。届时,新编地戏《锤震四盟山》将作为精心打磨的展演剧目,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这部作品凝结着艺术支教的汗水与乡村实践的智慧,而这份扎根乡土的艺术探索所孕育的成果,正如同山间清泉般持续奔涌,不断生长出新的可能。
五、感悟:中戏学子再出发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方城市里的孩子,来到贵州支教,我一开始很不适应。这里的空气湿度很大,我左脚的脚踝跟腱炎发作,右膝也骨关节炎发作,一快要下雨,我的关节会比天气预报更快知道;再有就是蚊虫,在马路村的宿舍里,我与各种‘小动物’为伴;还有语言沟通的问题……环境的变化让刚来几周的我精神压力很大,时常睡不着觉,甚至在深夜流过泪,非常害怕辜负了学院的信任,害怕愧对长顺这个刚刚脱贫不久的县里的27万老百姓。”杨樾在回顾时感慨,“这次创作对于我来说,也创造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写戏曲剧本、第一次编舞、第一次在没有老师带队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一个作品。我将会带着这次创作得到的一切继续上路,创作好每一个作品,完成好学院的每一项任务!”
杨樾带领农民剧团演员进行排练
谢易霖同学坦言:“支教开始前,我常常想起老院长欧阳予倩先生的谆谆教诲,‘要以真艺术为标准,切莫图快一时之意,切莫拿粗糙不完的作品敷衍了事’。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学习中奉为圭臬的不变准则。在马路中心小学支教的日子里,热烈的课堂气氛让我深受感动。农民剧团团长金云祥老师说,我们的帮扶让农民剧团的业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我也从中感悟到,创作、排练的过程才是最有意义的。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能持续到农村、基层去锻炼,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艺术滋养。”
谢易霖为马路中心小学学生做训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
从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的课堂,到贵州的乡间田野,杨樾、谢易霖同学和他们的团队,用中戏的专业精神潜心支教,用青春的智慧传承和发展当地剧种。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热爱与创新的故事,更是中戏人用艺术服务人民、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