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19日,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第四期“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学科教学”长顺专项师资培训,在长顺县第三小学顺利进行。该项目由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与长顺县教育局联合主办。作为定点帮扶长顺的中央单位,自2020年结对以来,学院始终遵循“中戏所能、长顺所需”原则,持续为当地美育发展赋能。此次专项培训投入资金30万元,由学院帮扶干部、长顺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同林牵头,长顺县教育局组织乡镇学校的60位学科教师,涉及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是深化定点帮扶的具体行动。
该项目以中小学戏剧教育研究中心的“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学科教学”师资培训项目为主体。由戏剧教育系副教授孙菲牵头,组成了以戏剧教育系教师为核心,联合优秀戏剧教师的教学团队。为帮助教师学员系统地掌握“戏剧教学法”,教学团队精心设计了多元丰富的培训内容,采用"理论引领+课堂实操+实操训练"的教学模式,涵盖教育戏剧理论基础、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课堂戏剧活动组织、论坛剧场等,重点突出戏剧教学法与语文、英语、德育等学科的创新融合。
线上课程由纽约大学牛晓珒博士与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孙菲副教授、汪闻婕老师主讲,系统讲解了教育戏剧理论、戏剧教学法的应用原理以及剧作基础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教育戏剧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和实施要点,以及剧作基础的核心要点,为线下的实践课程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线下阶段,教学团队充分考虑到长顺县当地学员所在的教学环境、学生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具体教学需求、认知习惯以及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课程单元有戏剧素养、教师疗愈及名剧体验,参训老师通过轻松愉快的互动,从基础热身动作,逐步过渡到完整的教学展示。
在学习过程中,学员逐渐不再拘谨,全身心地投入到戏剧教学的探索中,不仅对“戏剧教学法”产生了具身感受,而且对戏剧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学院戏剧教育系外籍教师章嘉禾通过“物件故事”的方式,鼓励教师学员将日常生活中的物件赋予“角色”或“意义”,引导学员们创造出一个有情节、情感和主题的叙事过程,帮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跨学科的学习。
戏剧教育系韩鑫副教授在课堂上培养学员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引导他们体会面部表情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并通过 “探索空间”和形体操训练等教学活动,让学员们感受动作节奏的变化,理解形体的可塑性。
在学科体验课上,学科教师以学生身份,在孙菲、郭琰、杨奕等导师的引领下,切实体会了如何在学科课堂上融入戏剧的方法。每堂课结束后,老师们在导师的引导下展开热烈的分享和讨论,拓展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天的课堂展示中,教师学员以科目为单位进行分组,运用体验过的教学方法组织微课堂展示,产生了全新的效果。
为期七天的课程,将戏剧方法与学科内容深度融合,让长顺县的教师们亲身体验到了戏剧的魅力。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对戏剧缺乏了解,但课程的基础性与进阶性相结合,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对戏剧的认识。教师学员普遍反映,本次学习内容充实、形式新颖,专家团队的授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未来,他们将努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更多学生受益于戏剧教育,为县域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的顺利完成,再次证明戏剧教育在乡村教育中的可行性与生命力。教师学员们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更在过程中被点燃了探索和创造的热情。正如一位学员所言:“我们愿意把戏剧的方法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自由呼吸、敢于表达。”乡村发展的未来,需要赋能教师,因为教师不仅可以实现知识的传递,更能达到美与创造的滋养。戏剧教育正在成为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7月20日起,《从这里起舞》在贵州省长顺县第三小学正式展开排练,并于8月6日登上秋坡艺术节舞台。这部作品是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第四期“戏剧教学法应用于学科教学”长顺专项师资培训的延续项目。由前期师资培训中遴选出的优秀教师继续深耕,约20位来自县、乡、镇的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了演员团队。他们此前从未接受过戏剧训练,却在短短13天内完成了一部原创舞台剧的排练与呈现。这不仅是一次剧目创作,更是一场乡村美育的在地化探索。
该剧的剧本素材取材于当地模范教师和她的工作搭档的教育实践。戏剧教育系汪闻婕老师在前期采访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从这里起舞》的剧本:从凯里完成舞蹈教育的苗族女孩孙乐乐回到拆并后的乡村小学,面对的是一群缺乏陪伴、沉迷手机、丧失自信的孩子。孙乐乐与音乐教师杨冰倩一道,把这些“不听话”的孩子带入舞蹈课堂,让他们在芦笙与牵羊舞中找回文化根脉,在舞蹈中重新被看见,获得力量与自信。
在“戏剧教学法师资培训”进行过程中,戏剧培训教师就开始了对参训学员的观察,从中遴选出优秀教师。与此同时,长顺县教育局遴选了十几名10—12岁的孩子,与参训教师共同组成了美育剧目的演员团队。7月20日,师资培训结束后,导演孙菲立即投入了排练,带领演员们在排练场展开了紧张的排演工作。导演组专门带领大家进行戏剧表演的基本功训练,一句一句练台词,逐场设计调度,并与演员们讨论、修改,每一个细节都在排练场中被反复推敲与打磨。
短短13天,团队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中完成了从“零起点”到“舞台首演”的转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与排演的教师和孩子们完全没有表演经验。通过耐心、细致、扎实的排演工作,这群“素人演员”逐渐从紧张生涩,成长为能够在舞台上自如表达的创作者。虽然面对巨大的排练与演出压力,但他们顶住了挑战,在排练场上拿出了最好的状态,认真执行导演的每个要求,并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饱满而真实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孙菲导演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芦笙手参与演出,使非遗文化融入美育故事中。
此次美育剧目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学院帮扶干部孙同林副县长和雷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江小华积极协调,推动了资金安排、舞台改造与最终演出等关键环节的落实。县教育局承担了教师和学生的组织及演出保障工作。县政府、教育局、学院三方合力,为剧目排练与演出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师资培训和剧目排演同时进行的,还有对当地秋坡舞台的改造。秋坡是当地著名的民俗节庆“赶秋坡”的举办地。原有舞台因风雨侵蚀已严重磨损,孙菲导演与舞台美术系田君老师共同商议对秋坡舞台进行修缮和改造。由于当地缺乏能够进行专业舞美制作的力量,两位老师最终议定了“在地化、民族性、可循环”的舞台改造方案。田君老师以当地苗家织布机与苗绣为灵感,设计出能由当地制作力量完成的舞台美术设计方案,并且兼顾了布景能够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大大降低了舞美制作难度和成本。最终,在施工团队与多方协力下,舞台焕然一新,为《从这里起舞》和秋坡艺术节提供了质朴、自然、富有美感的舞台视觉形象。
8月6日,《从这里起舞》在秋坡艺术节首次亮相,教师与学生演员们顺利完成演出。当地领导、教师和群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为乡村教育提振了“精气神”。8月21日该剧复排,并于8月24日参加黔南长顺第四届乡村戏剧节展演。演员们在一次次演出中,逐渐从“教育者/学生”的身份转化为“艺术的共同创造者”,实现了美育的真正意义。
《从这里起舞》是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长期开展乡村帮扶与戏剧教育探索的又一成果。它的成功上演,说明戏剧不仅是一种舞台艺术,更是一种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孩子们重建自信、获得认同。这也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发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乡村美育的推进,需要将在地化与系统性相结合。如同剧名所寓意的那样,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起舞”,更是乡村教育与文化生命力共同绽放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