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嘹亮,唱响胜利华章;舞姿雄壮,展现正义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约6000名中外人士一起观看晚会,共同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
为圆满完成此次文艺晚会的创作演出和服务保障工作,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党委/院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团委、表演系、导演系、舞台美术系、音乐剧系、舞剧系、戏剧管理系、电影电视系等部门协同,配备了一批思想政治过硬、专业技术精湛、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师生团队,共156名师生分别担任第二、三、四、五及尾声篇章主要表演工作和整台晚会的制作工作,实现表导演创作、舞美设计、制作管理等专业全面覆盖。
中戏全体师生、校友合影
师生团队将专业实践与思想引领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传承学院红色基因,通过戏剧、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深情再现历史,更将排演过程转化为一堂生动的“文艺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诠释“文艺报国”的理想追求,充分展现了我院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高质量成果,更彰显中戏人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的使命与担当。
中戏学子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演出
在演出创作方面,教师代表带头承担重要主演任务,带领学生以极高标准投入排练,生动塑造英雄群像;多个专业的学生从“小角色”起步,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多人成长为主演甚至篇章主要角色。部分同学还以出色表现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演出,向中外嘉宾展现中国青年的艺术风采。在幕后制作方面,戏剧管理团队彻夜奋战,师生共同统筹协调整体演制工作,同时负责晚会及欢迎宴会的多项制作任务,即使带伤仍坚守岗位,体现出高度的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
院领导赴模拟场地慰问参演师生
在那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争中,文艺工作者从未缺席。80 年后,在《正义必胜》文艺晚会的舞台上,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余位中戏校友勇挑重担,深度参与相关创演工作,与在校师生紧密协作,实现了艺术领域的 “传帮带”,共同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赓续延安鲁艺红色基因,发扬“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部分师生返校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火辉煌,二楼眺台悬挂着“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横幅。舞台正中,“正义必胜”4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庄严雄伟的长城造型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
在8声庄严肃穆的钟声中,音诗画《山河铭记》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
第一场“怒吼吧,黄河”
第一场“怒吼吧,黄河”中,情境表演《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舞蹈《殇》悲壮沉痛,朗诵与合唱《怒吼吧,黄河》慷慨激昂,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下,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的英勇无畏。
中戏人创演名单
校友 常宏基、尹亮
第二场“红星照耀中国”
第二场“红星照耀中国”中,情境诗朗诵《这束光》、歌舞《延安!延安!》激情洋溢,情境表演《窑洞与战壕》感人至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旗帜,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戏人创演名单
校友 刘昊然、吴樾、胡先煦
在校师生
表演系 毛尔南、杨若彤、张睿洋、晨媛儿、刘嘉怡、蒋乐溪、白天、曾盈、李卓熙、李昂珈、朱业成、廖梓杰、周沫伯等
导演系 何念
舞剧系 李佳书、俞蔓雅、刘宇宸、刘煜琳、史佳彤、王佳琳、蔡君逸、刘卓言、唐琪蕊、朱睿楠、魏静怡、高媛、高媛、吉司喆、刘妙妍、郑海容、吴耀葳、张艺慧、张溁、钟皓羽、霍紫彤、李诺、李姝燕、徐艺、吕璐璐、黄甄、艾宣轩、沙怡然、王婧妍、赵羽芦、刘润宁、邓童予、唐静雯、陈奕安、曾佳淼、奚涵、陈曼多、欧阳彤欣、何思田、陈曼怡、王一画、朱珈锐、陈文瑄、刘春晖、刘骐铭、任雨菲、邓熙玥、陈怡、吴颖琳、徐梦晗、韩雨潞、贺萱等
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中,组舞与组歌《遍地烽火》、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和男子群舞《血战到底》气吞山河,彰显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中戏人创演名单
校友 刘敏涛、王雷、郝姗姗、王裕文、谷依曼、高梓峰、常宏基
在校师生
舞剧系 龚齐杰(教师)、李昀泓、刘炜函、邓博雨、刘泽楷、张明杰、赵晓哲、郑佳腾、陈树一、刘天一、李昊泽、杨皓深、陈建衡、李晨、万彦希、卢艺文、赵廷章、毛长俊、吴忌、杨国峰、杨昌瑞、赵子豪、叶子航、李智杰、李仕晖、刘钰成等
第四场“共同的黎明”
第四场“共同的黎明”中,舞蹈《乘风》、情境演唱《不朽的旋律》、歌曲《无名者勋章》凝重深情,讴歌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戏人创演名单
在校师生
导演系 霍樱(教师)、刘翀佐
戏剧文学系 徐珺蕊
音乐剧系 张煦晗、刘奕林、黄甩、邓以弘、杨迪、曾锦俞、刘禹鑫、梁萱、刘宣洋、吕荣睿、钱方盎然、袁益彬、侯钦子、熊子昕等
第五场“正义永恒”
第五场“正义永恒”中,情境对话《如你所愿》情感真挚,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领唱与合唱《势不可挡》将演出推向高潮,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壮阔气象,昭示正义必胜的真理力量。
中戏人创演名单
校友 郭馨浓、唐妍、刘敏涛、王雷、常宏基、陈宣宇、王上斌、马曈嶙
在校师生
表演系 杨文韬、蒋乐溪、李昂珈等
舞剧系 俞蔓雅、史佳彤、高媛、郑海容、吉司喆、沙怡然、陈曼多、刘春晖、刘骐铭、陈怡、刘卓言、刘宇宸、王佳琳、朱睿楠、刘煜琳、霍紫彤、张艺慧、王婧妍、李姝燕、蔡君逸、唐琪蕊、魏静怡、艾宣轩、黄甄、赵羽芦、刘润宁、邓童予、唐静雯、张溁、欧阳彤欣、贺萱、陈文瑄、何思田、朱珈锐、刘春晖、陈奕安等
尾声
尾声环节,歌舞《命运与共》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乐章。
中戏人创演名单
在校师生 阿云嘎
舞剧系 俞蔓雅、史佳彤、高媛、郑海容、李诺、钟皓羽、艾宣轩、黄甄、王婧妍、刘宇宸、蔡君逸、赵羽芦、曾佳淼、高媛、刘妙妍、奚涵、邓童予、刘煜琳、陈曼多、吕璐璐、吴耀葳、陈曼怡、王一画、陈文瑄、刘春晖、任雨菲、邓熙玥、陈怡、王佳琳、俞蔓雅、朱珈锐、陈奕安、徐艺、吴颖琳、欧阳彤欣、徐梦晗、韩雨潞、张艺慧、吉司喆、蔡君逸、李姝燕、陈曼怡、贺萱、曾佳淼、刘润宁、刘卓言、李佳书、魏静怡、唐琪蕊等
演出结束时,全场起立,共同高唱《歌唱祖国》,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整场晚会将历史时空、艺术时空、情感时空交织融合,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貌。
中戏人创作团队名单
视觉总监 舞台美术系校友 任冬生
戏剧执行导演 表演系 毛尔南
文学撰稿 戏剧文学系 徐珺蕊
灯光总设计 舞台美术系校友 王琦、舞台美术系教师 曲明
文学组 戏剧文学系校友 谷依曼
中戏人项目制作名单
总统筹 戏剧文学系校友 冯俐
行政统筹 戏剧文学系 尹夏彤
文秘机要组 戏剧文学系 王禹函
灯光设计助理 舞台美术系 张涛、张文兆、郭扬威风
特效化妆设计 校友侯莉
演出管理组、场地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舞台监督组
戏剧管理系 张佳榕、付羽萱、徐恩桐、王梓婷、刘跃臻、杨臻燚、周胤含、倪凡雅、刘姝韬、杨晓梅、王羽欣、张小坤、张羽桐、李佳婷、潘若愚、黄泓锦、唐明君、陈一米、林美圻、张紫晨、魏子牧、张安妮、余嘉怡、褚若冰、杨希雅、于家浩、肖云丹、潘泓希、王菲彤、周佳颖、邓可钰、陈衍州、高家宝、欧阳仪霖、王福嘉、张悦岩、史忆莘、蔡宸昊、崔瑾轩、杨慕新、陈新、梁惠颖、段小芮、王鑫、郭佳睿、王姝懿、姜振茂、高琛
感言分享
党院办教师、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领队 冯俊荣
在学院的信任下,作为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文艺晚会组总领队,有幸和155名师生参与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的工作中,我深感荣幸与自豪。这场晚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在参与活动的两个多月中,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晚会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
这次经历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政教育和思想洗礼。作为中戏人,红色基因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中。今日之中华,是无数先辈用热血和汗水浇筑而来,是无数旗帜引领我们踏步而来,吾辈当自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的发展和国家文艺事业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院办教师、舞剧系女生领队 牟佳
作为中戏人,我很荣幸以“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舞剧系女领队”的身份参加本次纪念活动,有幸见证了中戏师生从排练厅走向舞台的整个过程。这段旅程中的每一个片段,都镌刻着感动,饱含着对艺术与历史的深切敬畏。
排练期间,大家为精准诠释“不屈精神”,反复查阅历史资料,精心打磨每一个表演细节。即便汗水一次次浸透排练服与戏服,也从未停下追求极致的脚步。
晚会现场,当中戏师生先后演绎《这束光》《延安!延安!》《血战到底》《不朽的旋律》《势不可挡》时,往日排练的点点滴滴与舞台上的光辉时刻交相辉映。《这束光》穿越历史烽烟,照亮过《延安!延安!》窑洞里的星星之火,也映现先辈们《血战到底》的不屈脊梁,更传唱着激荡人心的《不朽的旋律》,回望抗战征程,《势不可挡》所传递的信念至今依旧滚烫——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这不仅是为了守护“正义必胜”的真理,更是为了让和平的光芒永远照亮人间。
“以艺术为桥回望历史”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中戏师生始终以“求真”的信念守护历史真相,以“创造”的力量让红色精神变得可感可触,以“至美”的追求将优秀作品化作传递红色基因的纽带。让和平永续、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这正是新时代中戏人的使命与担当。
表演系教师、表演系领队 赵矜斯
感谢学院领导和同学们的信任,我有幸成为本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表演系的领队老师,倍感荣幸。近三个月的排练,与同学们朝夕相处,我亲眼见证了大家从拿到剧本时的彷徨迷茫,到塑造人物鲜明生动的质的“蜕变”。
此次演出中,表演系共承担两个篇章共四部分的演出任务。9月3日直播当晚,我守在演出后台的电视机屏幕前寻找每一位同学的面孔,生怕错过了谁,在心里细数着他们的名字。看着大家在舞台上,是那么的自信、从容、坚定,我脑中浮现的,却更多是同学们在排练时因为一句台词的重音而重复练习上百次的画面,不自觉地泪流满面。
这场晚会呈现了中国人民抗战14年的光辉历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每位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我们从未忘却来路,也必不负征途。我们愿以青春之名,接过历史的火炬;以我之微光,汇入中华复兴之星河。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表演系教师、表演系领队 李姝特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的筹备与执行中,我作为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表演系领队教师,以热忱与责任,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纽带。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以及院领导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任务得以圆满完成。排演历时三个月,师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起初学生对情境戏剧的情节理解较为浅显,到通过组织收集英雄家书、战役史料,以故事串联排练,模拟战场环境,协同导演工作,学生们在情感共鸣中体会到先烈的决绝意志,准确把握了表演状态。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演出实践中,师生共同参与了一场“大思政课”,通过饰演革命先烈,沉浸式地体验了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延安鲁艺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
舞剧系教师、舞剧系男生领队、文艺晚会领舞 龚齐杰
作为一名中戏教师,能参与这次活动,我深感光荣与幸运。能够在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中,带领中戏舞剧系学子在舞台上向抗日先辈致敬,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我此次参与演绎的段落都与战争相关——骑兵连舞与血战到底。在创排过程中,我感觉压力非常大,这份压力源于对先辈的崇敬,怕自己的表达不够准确,怕气势不足,更怕无法充分诠释他们的英姿与精神。为塑造好角色,我与同学们查阅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了解越深,心情越沉重,也越感到责任重大。在那个至暗时刻,抗日先辈们以血肉之躯誓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坚定意志,深深点燃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民族魂。
我们从未忘记那段历史,从未忘记先辈的精神。我们不断想象:若是自己身处那样的时代,作为一名战士,在民族存亡、国家危难之际,必将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捍卫领土,与敌人血战到底!每一次在台上完成这两段表演,我的内心都激动不已、热血沸腾!
此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曾经遭受的苦难,更加敬仰他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意志。我们必将牢记历史,不畏挑战、不怕困难,发挥专业优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导演系校友,中国煤矿文工团创作室负责人、话剧团副团长,文艺晚会戏剧导演 郝姗姗
我与中戏校友王裕文、高梓峰一起担任文艺晚会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中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的戏剧导演。历时整整4个月的创作,从前期历史资料的深入研究到排练过程中对节奏、氛围的精准把控,《永远的番号》从戏剧情境入手。战壕纵横、千疮百孔的土地上,手拿针线的母亲缝补着破碎的大地,形成“大地母亲”的戏剧概念,运用多时空穿插叙事的导演手法,以迷离中的小战士和大地母亲的对话,结合真实战场的重现,让史料有了温情的落脚点。当“母亲膝下百万兵”的号召激荡回响,600名“藏身”于黄土下的战士挺身而出,一声“娘”喊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孩子。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对于那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那片土地经历过特殊的历史,带着这样的积淀,这座城市始终以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就像《永远的番号》中的母亲,一直在缝补。我们既要铭记历史,更要让自己充满力量!
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戏剧文学系2024级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东方演艺集团二级编剧、文艺晚会文学撰稿 徐珺蕊
3月进组,整整半年,从在前辈、专家的带领下参与整剧方案设计,到作为文学撰稿和作词重点进入第一场《怒吼吧,黄河》和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落地创作《血染的白桦林》《殇》《永远的番号》等节目剧本、跟进排练,撰写并反复修改歌曲《无名者勋章》的歌词……
在宏大的国家叙事语境下,我们着力探寻融入戏剧语汇和表达的路径,在历史逻辑基础上突出“剧”的结构逻辑,创造出多位鲜活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创人物形象;用情境戏剧的方式,再现十四年抗战中的感人事迹,展开英雄、先辈与当代人物的跨时空对话。
这是一次磨炼、更是一次洗礼。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80、90一代人的手中,当全国人民向我们投来期待的目光,当想起那些前辈们从未真正的离去,在聆听我们如何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正在接续前行;我们,将始终仰望!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表演系2023级话剧影视表演班 杨若彤
握着那本泛黄的《论持久战》,油墨的气息穿越八十载时光,依然灼烫掌心。作为中戏表演系的学生,我很荣幸在《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中饰演奔赴延安的女青年。
从五月排练起,导演就带领我们深入人物内心。我不再复刻动作,而是真正走进那段岁月。我看到他们为理想抛弃安稳生活,离开家庭、告别生计,哪怕前路未知,仍执着走向延安。那份“放下一切”的决绝,让我明白:理想不是轻飘飘的向往,而是愿为家国未来赌上一生的勇气。排练时,我翻遍资料,试图触摸那些青年的温度。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带着不同的过往,却朝着同一座宝塔山跋涉。这时,我才懂得,《论持久战》于他们,是指引前行的灯塔。
在舞台上,我经历着延安生活的片段:在印刷厂赶制报纸,字字承载救亡信念;在晨曦中开展军事训练,汗水滴落黄土;最终送别战友出征,眼中含泪却心中燃火。这不只是表演,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身处革命先辈换来的和平年代,我更深知表演应有筋骨、有温度。当青春与历史相遇,我们不只是在演绎角色,更是在续写民族的精神史诗。虽未亲历那个年代,但我在表演中汲取到很多力量。那份勇敢与坚定,让我更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家国、为理想的担当,永远值得铭记。
先辈的精神火炬正透过舞台传递到我们手中。愿这永不褪色的精神,通过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音乐剧系2022级音乐剧表演班 袁益彬
站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与文艺晚会的舞台,这份荣誉早已刻进我的心里。
从排练到演出,我看着“中戏人”拧成一股绳,没人计较付出了多少,只想着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我们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只是一场艺术盛会,更是一次同历史的对话。
当聚光灯落在身上,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我忽然懂了“铭记”的重量。这掌声里,藏着革命先辈们热血铸就的民族信念,藏着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藏着先辈们曾在黑暗中拼出的中国人的脊梁,更藏着先辈们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铭记这段伟大的历史。
这场演出让我明白,青年的“华章”并不是舞台上的歌声与表演,而是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用行动守护和平,用奋斗开创未来!往后的日子,我会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次艺术创作与人生选择中。
舞剧系2021级舞剧表演班 李佳书
在2019年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时,我还年纪尚小,更多是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盛。而这一次,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我的内心泛起了持久而深刻的波澜。
起初,我只把它当作一项演出任务,每日重复排练、持续近三个月,感到十分漫长。直到走进人民大会堂,从联排到正式演出,当我站在侧台候场、坐在观众席观看,一次次被震撼得泛起鸡皮疙瘩——我才真正明白这一切的意义。
我不断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究竟该如何真正践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舞台给了我答案。我们用身体诉说历史,用表演传递精神,让世界看见: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欺侮的旧模样!中国人的脊梁,永远不会弯曲!
我们这一代,正在用行动回答时代的提问——刚健自信、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文艺工作不仅是艺术创作和表达,更承载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唯有开拓、奋进与奉献,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
戏剧管理系2023级本科生 刘姝韬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中,我担任的是舞台监督组侧台舞监的工作。在这项长达近三个月的活动中,我领悟到了红色基因的力量,在与同学老师们同甘共苦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真挚可贵的“战斗”精神,这种力量与精神存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当中,不论工种与台前幕后,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战士。
在工作当中,我看到了许多真挚的面孔:老师们与师哥师姐们的指导与鼓励,是懵懂的我们有信心工作的灯塔;在我受伤时同学们恳切的关心让我感动,还有共同工作时我看见我们散发着积极的光;以及在逼仄的环境里推台阶平台的武校孩子与战士们,“与子同袍”在这一刻,我想我们触碰到了。
80年前的苦难,80年后的坚韧,中间的风风雨雨呈现在方寸舞台,传播于世界各地,在我看来,能参与其中,我们是无比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