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主题征文 | 杨峥峥:以戏为眸——见山河,明志向
时间:2025-09-17

杨峥峥   舞台美术系2025级本科生


2025年的后半年对我而言意义非凡,我先后经历了长大成人、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转眼间又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如此宏大的国事面前,我作为一个刚刚离开高考考场,对戏剧充满懵懂和热爱的大学生,也想分享一些自己内心的感悟。

我深知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是一所极具历史内涵的院校。前两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有幸参观了校史馆。当我踏上图书馆门口的青石板路,不由得想象多年前这片土地可能上演过的悲欢离合。身为一名舞美专业的学生,我习惯从舞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和岁月,于是当脑海中布好了景,幕布缓缓拉开,聚光灯亮起——我看到了一幅由无数生命交织而成的群像,听到了来自人民的怒吼声。

我看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四行仓库,仓库墙面上散布的弹孔宛如一幅象征野蛮的抽象主义画作,它向后人诉说这里曾蛰伏着“八百个”不屈于敌人枪口、誓死抵抗的壮士;我看到延安窑洞里挂着一盏昏黄的油灯,下面挤满了年轻的学生,那是一代人在用理想书写未来的剧本,他们眼里闪烁的光比油灯更亮,所以从不觉得前路黑暗;我看到儿童团团员穿着宽大的衣物,在炮火中传递情报,脸上混杂着尚未褪去的稚嫩与坚定,完成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英雄使命;我看到西南联大的师生在敌军战机的轰炸下,在防空洞里教书育人,守护文明的火种。这些瞬间和细节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记忆中的永恒定格。

经过这两年对美术的探索研习,我也深知色彩与光影不仅仅只是视觉元素,更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情感与思想。抗战时期并没有彩色照片,我们却依旧能被这些老照片所震撼。透过构图与黑白光影的极致对比,我们好像在与拍摄这些照片的战地记者对话,找到了废墟里那束引起共鸣的人性光辉。正是这样横跨时空的情感共鸣,让我们对这段抗战史有了更加立体而深刻的感知。

戏剧是时间的艺术,历史是时间的绵延。作为未来的舞台美术工作者,我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自己有责任让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还没来得及现身的“见证者”,在如今的舞台上重新“发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抗战记忆的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身为中戏人,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首先得让故事“好看”,得让它“有血有肉”。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运用各类新兴技术让这段历史与当代青年产生更深刻的情感联系,找到恰当的艺术形式。比如学习《只有河南》里沉浸式剧场的方式,通过各种交互装置与光影技术重现历史现场。这也是我认为戏剧最独特的魅力——它能够再创“体验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观看的知识”,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是自己思考得来的,会在更深层次上塑造我们的历史思维和民族意识。

抗战历史将永远是中国文艺创作的核心主题,因为它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在一代代中国人中接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不曾褪去的“生命底色”,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不断向前奔涌,共同书写这段壮丽的史诗。而从我个人出发,我也会继续怀揣着人文情怀,以美术之手,以青年之心,追寻与照亮历史的不同侧面,让和平的价值在艺术中永存。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