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戏学子开展“推普+美育润乡村”暑期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15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工作要求,中央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9青年学子于7月11日至18日,在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大田庄村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推普+美育润乡村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团队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名单。活动在学院团委和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旨在通过推广普通话,提升乡村居民的语言交流能力,打破城乡之间的语言壁垒,同时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来自不同系别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深入开展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青年学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艺术为媒介,与乡村居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他们通过组织文艺演出、绘画展览、戏剧表演等活动,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的土地上,激发了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学子们还积极开展普通话推广课程,帮助乡村居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乡村与外界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松土播种:“开垦一片心田,清理一片沃土”

普通话推广是整个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刘奕廷、翟硕等同学们一同负责组织以朗诵为主的活动,带领孩子们进行字音字词、发音发声训练,精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时代精神的文本《欧阳修与青州》《水磨亭子》《留题南楼》《青春》等,结合孩子个性进行指导,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启迪智慧,丰富涵养。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当中,志愿者还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元素练习,例如:录制成长声音,一是为后期儿童剧的“声音果实”做准备,二是为给孩子们建立声音档案,让孩子们见证自己说普通话的变化与自身的成长。



在美育推广部分,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寓教于乐,带领孩子们以儿童剧创排为中心开展丰富的艺术课程学习。



歌剧系李浩源同学在音乐课程中教授孩子们基本的乐理知识及合唱技巧,同时与师生共同发掘和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选择适合孩子们演唱的曲目《童年》《送别》等,结合普通话的练习,融入演出节目。

美术课程则由舞台美术系刘振葛、刘双瑜同学负责。他们组织孩子们参与绘画、剪纸、面具等手工制作活动,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参与到剧目的舞美制作当中。



导演系苏鹏丞同学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孩子们练习戏剧游戏,展开表演兴趣体验与儿童剧节目的排演。

戏剧文学系张玮奇、李颜言同学则结合当地特色、学生特点走进乡间,走入农户,倾听当地故事,进行儿童剧剧本《成长的声音》创作。

电影电视系王瀚霖同学组织录制纪录片和宣传片,为儿童剧和实践活动做宣传。



此外,京剧系程钰鑫同学开展儿童京剧体验课程,包括基础身段训练和《卖水》片段练习,同时将京剧元素融入儿童剧的排演创作中,带孩子们通过戏曲精神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舞台是破土的声响:“听!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成长的声音》”

剧中的“大树”,象征着孩子们在集体中凝聚的力量、收获的友谊与共同的进步;而那挂满枝头、闪闪发光的“声音果实”,正是他们每个人个性的勇敢绽放,独特才华的自由表达!



儿童剧排演时间紧、孩子们零基础、设备不灵敏……每个困难都像一座山。但志愿者们拼尽全力,因为他们知道站在舞台上,被灯光和目光温暖包裹的感觉——那种自信与快乐,能改变一生。



最终,孩子们的声音响彻田野,这光,是中戏学子为他们点亮的!孩子们短短八天的汗水与欢笑,所有的勇气与成长,都浓缩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成长的声音》奏响的不仅仅是大树拔节的律动,更是孩子们心扉敞开、自信萌芽、梦想启航的宣言!



风把希望带向远方,成长的声音永不消散。普通话是心灵的钥匙,美育是梦想的翅膀。

我们深信,在这片由爱与期待耕耘的沃土上,美育如阳光洒落,戏剧似春风拂面,成长终将破土而出。它们深植大田庄土地,汲取乡土滋养与艺术底蕴,在天空下舒展,迎风生长,光彩绽放!


上一条
下一条